新闻中心
陕西大桥坍塌致62人死亡失踪38人遭处分事故责任追查!
来源:m6米乐最新网址    发布时间:2025-04-27 06:01:12

  2024年7月19日晚,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导致了严重的灾难。20时49分,丹宁高速公路水阳段严坪村Ⅱ号大桥在强烈的水流冲击下发生了单侧垮塌,40米长的桥面瞬间坠入了汹涌的金钱河。此事故造成25辆行驶中的车辆落入河中,导致38人遇难,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7亿元。此次灾难不仅揭示了极端天气对基础设施的破坏力,更暴露了工程建设与监管中的种种漏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事件发生前,陕西省已连续多日遭遇强降雨。7月15日至19日,陕南地区降水量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柞水县曹坪镇3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严重引发山洪和流域性洪水。洪水中夹带着树木等漂浮物,在严坪村Ⅱ号大桥10号桥墩处形成了水流堰塞,桥墩所承受的水压远超设计承受范围。尽管桥梁结构本身并未发现严重的钢筋、混凝土质量上的问题,设计缺陷、施工违规以及监管不力却成为了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

  事发后,党中央、国务院格外的重视。习亲自作出指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联人员,科学开展救援,并开展次生灾害排查。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亲自率队赶赴现场,调动了3400余名救援力量,展开了紧急救援。然而,由于山洪持续冲击以及二次坍塌的威胁,搜救工作难度极大,最终仅有一名幸存者被成功救出。

  经过调查,严坪村Ⅱ号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存在多重违规问题。从设计阶段开始,项目被违法分包转包,西安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未最大限度地考虑极端天气对桥梁的影响,导致桥梁的系梁抬升和桥墩布置设计存在缺陷。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按照标准施工,监理单位北京华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也存在数据造假的行为,未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排除隐患。即使进入运营阶段,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桥梁的养护和管理也存在严重问题,未采取比较有效措施修复裂缝等隐患。水利部门在涉河监管方面的失职更是加剧了洪水冲击的风险,未严格履行河道管理职责,放任河道内树木堆积,进一步加剧了水流压力。

  这些问题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灾难的发生,展示了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后期监管的全链条漏洞,形成了一个令人痛心的“人祸”叠加效应。

  2025年3月27日,陕西省纪委监委公布了此次事故的追责结果,5个责任单位被责令整改,43名公职人员受到了严肃处理。调查显示,38名有关人员受到了党纪政务处分,3人被诫勉,另外3人因涉嫌刑事犯罪被依法逮捕。这些被追责的人员包括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杨文奇、商洛市柞水县原县委书记崔孝栓等多位官员。调查评估组总结出五大教训,包括安全风险防范意识的薄弱、建设项目全链条监管缺失、违法分包转包问题突出以及协同联动机制的不健全等。

  为此,专家组提出了六项整改措施: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提升涉河监管能力、建立防汛联动预警系统等。这些措施的提出,旨在避免类似灾难的重演,并通过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提升基础设施的安全性。

  此次事故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基础设施安全的深刻反思。与千年赵州桥相比,现代桥梁的抗灾能力却显得脆弱无比,揭示了当下“重速度轻质量”的隐患。有经验的人指出,现代工程建设应当吸取历史经验,借鉴古代“匠人刻名问责”的制度,推行工程质量终身追溯制。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AI技术的应用也能有效提升桥梁健康管理,帮助及早发现隐患,确保每一座桥梁都能经受住自然灾害的考验。

  丹宁高速桥梁垮塌事故是一记沉重的警钟。未来,我们一定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项工程建设,以铁腕手段落实各方责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筑牢“生命之桥”,让每一座桥梁成为连接生命、守护安全的坚实屏障。只有通过从根本上加强监管、提升工程质量和强化应急响应能力,才能避免悲剧重演,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