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情形下,成功募资近65亿元的徐工汽车成为行业焦点。
2月25日,徐工集团对外宣布,在30家战略投资者支持下,徐工汽车完成股权多元化改革和战略投资者签约引进,以64.44亿元的融资金额,创下近五年来全国商用车融资领域第一大单。
《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刷新商用车行业新纪录的背后,徐工汽车近年来也呈现加速发展形态趋势,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徐工汽车新能源重卡产品累计销售1.44万辆,同比增长167%,市占率达到17.51%。记者从徐工集团获悉,按照规划,徐工汽车力争在五年内实现IPO上市。
“以本次改革的强劲东风,锚定珠峰登顶‘两步走’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徐工集团将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高水平发展之路,全力打造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韧性、更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商用车品牌。”徐工集团、徐工机械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东升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
作为商用车行业成长速度最快的明星企业,徐工汽车正谋求通过混改赋能,冲击更高目标。
“徐工汽车是徐工集团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新兴起的产业。2008年,我们通过战略收购春兰汽车成立徐工汽车,正式进军商用车领域;2015年,随着徐州新产业基地的建成投产,徐工汽车抢抓全球能源变革机遇,开启了高水平发展的新篇章。”杨东升介绍。
记者从徐工集团获悉,从2022年到2024年,徐工汽车净利润增长4.86倍,新能源重卡销量增长4.2倍,蝉联行业销冠。而在行业方面,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重卡市场全年累计销量约90.17万辆,同比下降1.01%。
逆势增长的徐工汽车,正欲借助混改“更上一层楼”。记者从徐工集团获悉,2月25日,徐工汽车战略投资者签约仪式在江苏徐州举办,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30家、募集资金64.44亿元。
记者注意到,此次参与徐工汽车混改的战略投资者来自社会各界,包括央国企、国家级大基金、省市地方国企、市场化基金、民营资本等投资方。如在央企方面,中国国新此次就通过旗下国新建源基金作为领投方,牵手多家产业及战略投资方参与徐工汽车混改。
杨东升向记者介绍,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和关键环节,能够促使企业的治理架构更完善,建立更加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
“同时,本次改革同步推进以科研人员为核心的骨干员工股权激励,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更加到位,企业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明显地增强。”杨东升如此强调。
徐工集团向记者提供的信息数据显示,该企业已成功完成上一轮徐工有限混改,募集资金210.56亿元,并在2022年8月份徐工机械成功吸并徐工有限,实现工程机械板块重组上市,为投资人带来了超额极佳回报,徐工有限混改被评为国务院国资委混改成功典范。
“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稳居国内第一,市值从混改前的350亿元到昨天的1020亿元,增幅大幅跑赢大盘和行业指数,成为国企改革的标杆示范。”杨东升在2月25日介绍。
“徐工汽车混改是继徐工有限混改、工程机械重组整体上市后的又一战略性标志性重大改革,是徐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杨东升向记者表示,徐工集团将“全力打造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韧性、更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商用车品牌”。
徐工汽车混改的背后,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加速演进下,商用车行业特别是重卡领域已进入大变局时代。
“新能源重卡较传统能源重卡提出了更多维度竞争力要求,新进入者增多,价格竞争加剧,生态运营建设需要一段时间,竞争格局存在恶化的可能性。”中金公司研报此前指出,新能源重卡行业还面临“产销没有到达预期”“业务盈利拐点存在不确定性”等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商用车特别是重卡行业面临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产业转型任务艰巨等挑战,混改后的徐工汽车方面或已对此进行了充足准备。
如在技术创新方面,徐工集团提供的信息数据显示,作为江苏省唯一同时拥有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双资质的重卡企业,徐工汽车始终精准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围绕“三电”核心技术,针对能耗优化、制动能量回收、能量流管理等“卡脖子”问题集中攻关。目前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数384件,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9项,其中电动标准10项。
“持续加大科学技术创新,建强新能源商用车创新中心,重点加大‘三电’核心技术、无人驾驶、车联网等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研发投入,前瞻性布局下一代‘具身智能’产品,培育更多细分市场冠军,打造具有行业引领力的新能源商用车创新高地。”杨东升表示。
不仅如此,在诸多中国商用车企业加速出海步伐的情形下,徐工汽车已打出一套海外发展“组合拳”。
“徐工汽车将海外高端市场视为第二增长极、核心利润点以及打造全球新能源商用车领先企业的重要战场,提前布局在海外高端市场形成先发一马当先的优势,通过‘本土化运营+技术精准适配+服务生态构建’组合拳”,徐工汽车提供给记者的信息数据显示,其力求“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跨越”。
与其他同行不同,背靠徐工集团的徐工汽车,或将走出一条差异化的海外发展之路。杨东升表示,徐工汽车将持续加快全球布局,“依托徐工海外资源优势,推动海外子公司、KD工厂建设,构建覆盖二手车、再制造、金融服务等后市场体系,体系化突破欧洲、东南亚等目标市场,大幅度的提高国际竞争力”。
“徐工集团作为大股东,将全方位支持徐工汽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杨东升表示,将“全力打造一个更具创新活力、更具发展韧性、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商用车领军品牌”。